2095-1124

CN 51-1738/F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基于CNKI(2015)收录文献的分析

王雄

王雄.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基于CNKI(2015)收录文献的分析[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7, 28(1): 48-54.
引用本文: 王雄.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基于CNKI(2015)收录文献的分析[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7, 28(1): 48-54.
Wang Xiong.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Chi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Based on Analysis of CNKI Documents(2015)[J]. West Forum 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7, 28(1): 48-54.
Citation: Wang Xiong.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Chi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Based on Analysis of CNKI Documents(2015)[J]. West Forum 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7, 28(1): 48-54.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基于CNKI(2015)收录文献的分析

作者简介: 王雄(1984—),男,塞拉尼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风险合规主管,注册会计师(美国),主要从事审计、内部控制、会计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30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Chi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Based on Analysis of CNKI Documents(2015)

  • 摘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发重要,这促进了会计教育及其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论文以CNKI分类号为索引筛选出2015年我国核心期刊(含CSSCI刊物)发表的165篇会计教育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评述当前我国会计教育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特点,并对我国会计教育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会计教育以及会计教育研究提供帮助。
  •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会计教育发展较快,会计学界对会计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为适应社会及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教育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并不断完善。会计教育研究综述文献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可促进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亦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对未来会计教育研究领域的思考。

    目前国内最新的会计教育研究综述性文献以2009—2013年为研究期间。刘慧凤和姜苏娱(2015)分析了该期间我国核心期刊发表的213篇会计教育研究文献,同时将其与国外相应的成果进行了比较,评述了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建议,但该论文并不是如其文中所说的“我国第一篇会计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1]。此前,方拥军(2005)以1993—2002年发表在6种国内主要会计期刊上的有关会计教育的241篇文章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该期间会计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2];黄享苟(2006)对17种会计类核心期刊在2000—2004年刊登的109篇会计教育方面的论文进行了回顾和评述,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会计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3];盛明泉和张多蕾(2012)则选取了5种会计杂志在2000年1月至2012年3月所载的以会计教育为研究主题的522篇文献,通过梳理和回顾,总结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对策,同时展望我国会计教育未来研究方向[4]

    国外1986年开始发表关于会计教育研究的综述性文章,目前已有11篇[5],形成了系列论文(如表 1)。不难发现,国外会计教育综述文献区间呈现不断缩短的趋势,从1998年前的每6年1篇,到其后的每3年1篇,直至2016年对过去1年的会计教育文献进行综述,其目的是为了更及时地总结会计教育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表  1  国外会计教育研究综述性文献列表
    综述区间 文献 研究范围(期刊)
    1985之前 1. Rebele and Tiller (1986) 1.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2. Accounting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 Advanc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4. Glob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Education;
    5. 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6. The Accounting Educators’ Journal;
    (注:另有2本刊物仅在1997年之前的文献综述中被统计)
    1985—1991 2. Rebele, Stout, and Hassell (1991)
    1991—1997 3. Rebele et al. (1998a)
    4. Rebele et al. (1998b)
    1997—1999 5. Apostolou, Watson, Hassell & Webber (2001)
    2000—2002 6. Watson, Apostolou, Hassell & Webber (2003)
    2003—2005 7. Watson, Apostolou, Hassell & Webber (2007)
    2006—2009 8. Apostolou, Hassell, Rebele & Watson (2010)
    2010—2012 9. Apostolou, Dorminey, Hassell & Watson (2013)
    2013—2014 10. Apostolou, Dorminey, Hassell & Rebele (2015)
    2015 11. Apostolou, Dorminey, Hassell & Rebele (201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为反映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笔者遴选出2015年国内核心期刊(含CSSCI刊物)发表的165篇会计教育文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刘慧凤和姜苏娱(2015)曾以“会计教育”为主题词搜索确定研究对象,但该搜索方式仅能显示部分会计教育论文。为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以CNKI分类号作为索引。CNKI根据中图分类号规则对全文库所收录的期刊文章重新进行分类,矫正了一些作者的错误分类号,对没有分类号的文章进行分类,以便于用户检索。以CNKI分类号为索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会计教育论文的发表情况。笔者根据所有有关会计学科的32个中图分类号,即F23(会计)和F239(审计)的全部子项、F810(财税)、F810.42(税收)、F810.6(政府会计),以及相对应的教育类CNKI分类号,在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显示,有9个编码具有统计结果(即在2015年有发表记录)。笔者随后逐篇查阅,排除非论文性质文章,最终确定165篇文章作为有效样本。

    目前国内还没有以发表会计教育研究论文为主的专业期刊,仅部分会计类期刊设有“教学之研究”“学科建设”“财会教育”等专栏。2015年共有31家核心期刊发表了165篇会计教育研究文献。这些文献总计被引用131次。其中12家CSSCI刊物(含扩展版)发表会计教育研究文献31篇,占样本总数的18.8%;这31篇文章共被引用41次,占样本被引总量的31.3%。从表 2可以看出,会计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前5的核心期刊的会计教育论文发表量占样本总数的63.0%,被引量占54.2%。

    表  2  会计教育文献发表量排名前5的期刊
    核心期刊 篇数 被引次数 CSSCI期刊(含扩展版) 篇数 被引次数
    财会月刊 37 35 财务与会计 8 3
    财会通讯 30 13 山东社会科学 4 3
    教育与职业 19 15 中国大学教学 5 3
    中国成人教育 10 5 会计研究 3 28
    财务与会计 8 3 黑龙江高教研究 3 0
    合计 104 71 合计 23 3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本文所分析的165篇会计教育研究文献中,有6篇论文是综述性文章,综述主题包括独立学院财务管理、高级会计与管理会计教材,高职会计专业改革,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另有4篇关于财务管理、会计教学和会计信息系统的书评。笔者对其余155篇文献按6大主题27个方向进行归类(见表 3),发现:涉及财会人才培养方面的论文最多,针对高职(10篇)、本科(13篇)以及硕士(7篇)层次人才培养的文章分别占33.3%、43.3%与23.3%;关于会计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岗证融合教学、校企合作等)的论文数量次之;而对教师(如科研质量、会计师资的招聘及流动性问题、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满意度等)和教育技术(如会计课程在线授课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网上作业对作业和考试的影响等)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针对会计后续教育和会计博士教育的论文。

    表  3  2015年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的主题
    主题 方向 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 案例、观察描述 小计
    会计教育改革 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2 1 3
    会计教育史及教育理念 2 2
    财会人才培养 19 11 30
    中外会计教育比较 1 2 3
    课程与教学 教学方法 2 3 5
    教学改革 11 2 13
    教学模式 18 5 23
    教学评价 2 3 5
    课程体系建设 5 2 7
    专业建设 5 2 7
    专业课教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1 1
    会计英语及财务分析 2 2
    财务管理 4 2 6
    财务会计 2 7 9
    成本与管理会计 1 4 2 7
    会计电算化 6 1 7
    内部控制及审计 3 3
    税务 3 1 4
    教育技术 慕课 1 1 2
    云端IRS系统 1 1
    学生 成建制班与教育需求 1 1 2
    道德认知 1 1 2
    课堂参与 1 1
    能力与素质 3 2 5
    职业资格考试分析 3 3
    教师 教学能力培养 1 1
    会计研究类型与取向 1 1
    合计 6 103 46 15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长久以来,我国会计教育研究对研究方法关注不够,因此规范研究占主导地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不足。在2015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会计教育研究文献中,除10篇综述性文章和书评外,笔者对剩余的155篇论文进行了分析:有6篇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仅占3.9%,表 4对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列示;有103篇规范研究论文采用完全说理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占66.4%;有30篇文章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有16篇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及访谈的方式或利用公开发表与出版的资源对结果进行简单的比例分析。后两类文章占155篇文章的29.7%。

    表  4  样本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 数量(篇) 分析方法 数量(篇)
    问卷调查 4 回归分析 2
    层次分析法 1
    内部数据及公开资源 1 相关性分析 1
    限定问题检验法 1
    准实验研究 1 灰色关联分析法 1
    总计 6 总计 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笔者对研究期间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按照主题进行总结和回顾。

    会计是当代高等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管理学科。刘骏(2015)分析了中国会计学科发展的特征,即起源于本土文化,紧随工业发达国家的学科理论,在政府法规政策的统领下服务经济社会,并不断走向成熟[6]。但是,中国会计学科在从“技术”走向“科学”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有部分学者通过比较中外会计教育的改革历程、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评模式与教育管理等,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经验,提出了完善和提升中国会计教育的建议:(1)会计教育目标的制定应由会计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共同协商完成,要围绕社会需求培养会计人才(董普等,2015)[7];(2)建立一套高质量认证制度(类似AACSB国际认证)引导会计教育改革,培养产学研相融合的高质量会计教学后备人才(沈小燕,2015)[8];(3)转变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采用以能力和素质测试为导向的多种考核形式(董普等,2015);(4)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研究和社会实践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教育对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不同层次的会计教育应有各自的定位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要求与特点。对于高职学生,孔德兰等(2015)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介绍了“三双”(“双素、双能、双证”)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9];秦欣梅等(2015)提出了“伞”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宽厚的知识、良好的智力、活跃的思维、健康的心理和厚积薄发贡献过程[10];李建玲(2015)认为应构建“课、岗、证、赛”相融通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11];程燕等(2015)阐述了广州工商学院“校企共育—三课堂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系列实用教材,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12]。至于本科阶段,王文华(2015)认为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应由核算型导向向管理型导向转变[13]。这一观点与“多维发展型”人才(贾琰,2015[14])在本质上均认为应培养信息化时代以及财务共享趋势下适应社会变革和需求的人才,以避免结构性失业。对于会计专业硕士教育(MPAcc),胡国强等(2015)以广西财经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育项目”的实践为例,总结了地方性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旨的全日制MPAcc教育特色[15];程平等(2015)认为对现有MPAcc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要将各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并在战略层面、主体层面、过程层面和知识层面协同运行[16];吴勋等(2015)提出MPAcc项目培养方向可以明确区分为企业会计与事业会计两类基本范畴,围绕基本范畴设置具体培养方向,而针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生源的差异,企业会计范畴又可以设置CFO和CPA等培养方向[17]

    王一舒等(2015)认为会计专业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以品牌为导向搞好会计学专业水平认证,并借此提高办学水平[18]。张新民等(2015)结合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剖析其结构和内容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改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课程结构的方向,并讨论了师资队伍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师资队伍建设问题[19]。吴大新等(2015)提出将会计专业课程按低、中、高三级设置,由“博”到“约”、由“约”返“博”,逐级推进[20]。田翠香(2015)则侧重于研究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其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访谈等方式总结了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课程内容覆盖不全,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会计毕业实践课程定位模糊;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1]

    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具有滞后性,存在高分供给与高能力需求、专业知识供给与专业能力需求、学校管理供给与自我管理需求之间的供需差异(李明娟,2015)[22]。在具体的日常教学方面,存在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宽度轻深度等问题(刘翠华等,2015)[23]。于是,一批研究者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梁泉生(2015)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24]。周华等(2015)提出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对接有助于同步提升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和教学质量,应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25]。此外,也有学者对微课程、体验教学、案例研究法、知识结构体系图等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设计。

    为保证会计教育的质量,相应的教学评价必不可少。刘文琦(2015)从传授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和促进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制定了一套评价会计本科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26]。邢广陆等(2015)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点、线、面”立体考核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过程考核评价,引入第三方学业评价,进而形成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并验证了该模式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27]。李霞(2015)则构建了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核心评价要素、综合考虑外部评价要素的会计实验教学动态评价体系,并提出应采用灵活的评价方法与规范的评价程序[28]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面,一些文献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英语的教学中,并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方案和步骤(刘红霞,2015[29])。莫磊等(2015)论述了“内部控制”教学从只关注企业内控的“单维教学”向涵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两大内控规范的“双维教学”转变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30]。王勇(2015)则借助问卷调查且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成本管理会计18个课程单元进行相对重要性的评价与排序,并据此规划与安排课程: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适当降低成本流程与成本核算的课时;重点讲授成本信息在经营与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分配适当课时讲解战略性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31]。叶怡雄等(2015)以用友ERP-U8系统为例,探索开放、创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设计,以弥补传统会计实验“动手多,动脑少”的缺陷[32]。王乔等(2015)基于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税制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案例激活、案例解读、案例演练、案例总结四环节模式[33]

    然而,样本中没有关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的教学论文。此外,虽然上述专业课的新兴教学方法被学界所认可和推崇,但是实施的效果还是缺乏验证。

    薛清梅(2015)根据试验分析的结果提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越高,其学业表现和学习体验越好;增加课堂参与占总成绩的比重,可以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此外,在对课堂参与评分时,学生自评比教师评分更有效[34]。这一观点为会计学教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供了思路。陈冬等(2015)通过实证检验证明,ACCA专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执业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35]。值得注意的是,蔡桦(2015)对美国德保罗大学和中国华侨大学财会学生的伦理认知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大陆财会学生伦理认知水平显著低于美国财会学生[36]。因此,提高财会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需要教师、学者们付出更多努力,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方案。

    总体而言,关于教师和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献极其有限,该领域还有待更多的研究人员在今后进行更多的研究。在研究样本中,有2篇论文介绍了慕课的设计、建设和应用。蔡海静(2015)探讨了云端即时反馈系统(IRS)中知识型和开放型习题的设置策略。IRS致力于全面挖掘学生学习进度信息,在实现师生课堂良性互动的同时,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37]。刘晖(2015)从认知学徒制的角度,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归纳总结[38]

    国外2015年6大会计教育刊物共发表 97篇相关论文,Apostolou等(2016)将这些文献归为实证研究(49篇)、描述性研究(19篇)、教学资源(9篇)和教学案例(20篇)四大类。其中,实证研究文章依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描述性研究文章则不做统计分析,主要探讨策略方向、描述创新理念与方法、说明学生的技能素养等;教学资源文章对教学模式或策略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指导;教学案例文章采用真实或虚构的一系列信息并辅以一套问题要求学生分析,最终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主题。

    虽然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国外会计教育实证研究比例(50.5%)要远远高于国内水平,其研究方法也更规范科学。此外,在我们的研究样本中,有些文章通过简短的例题形式来说明教学方法或阐明知识点,但是这种方式没有教学案例论文形象生动。从论文篇幅和质量上看,国外会计教育研究更具体且更有深度,而同期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不少会计教育文章篇幅较短,没有深入展开所讨论的问题。

    与2015年前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研究论文“数量多、精品少”的困境仍然存在。同时,研究内容虽然全面,但是仍然不够平衡,研究改革效果或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论文少。但是,研究方法有些许进步。虽然实证研究较少,但是数量和比例已有提高,采取调查问卷或实地调研方式的文章数量和比例有较大的增长。数据来源更多样化,数据除来自调查问卷外,还来自实验结果或者内部资料及未公开的资料。

    虽然会计教育研究不应片面追求实证研究方法,但开展一定程度的实证研究有利于在经济学等解释性学科的指导下认识会计教育的规律性,尤其是在论证教学模式和改革成果时会更具说服力。此外,未来中国会计教育研究可以关注以下方向:(1)如何将核心职业能力融合到会计课程设置中;(2)在教育部着手制定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开展专业认证;(3)探索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会计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有效方式;(4)学生专业和职业生涯选择,特别是吸引有才能的学生选择财会职业的策略和路径;(5)从雇主需求的核心价值和技能角度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个体的市场竞争力;(6)会计专业教学案例库建设;(7)博士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尤其是推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的具体方案和现实条件;(8)会计专业教师就业市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9)会计后续教育的现状和改善对策;(10)培养当代会计专业学生和未来会计领域专家所需的最相关及最新的通用知识体系;(11)鉴于教材购买成本的增加以及目前大学生使用指定教材的频率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研究减少会计课程对教材依赖性的方法;(12)在科研、教学和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经验总结和思考性文章。

    注释:

    ① 6大会计期刊为:《会计研究》《财会月刊》《财会通讯》《财务与会计》《上海会计》《四川会计》。

    ② 17种期刊分别是:《会计研究》《四川会计》《上海会计》《广西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财务与会计》《中国农业会计》《对外经贸会计》《商业会计》《财会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当代财经》《审计理论与实践》《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中国审计》。

    ③ 5种会计杂志包括:《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会计之友》。

    ④ 9种CNKI分类号为:F230-4, F232-4, F233-4, F234.2-4, F234.3-4, F239.0-4, F810-4, F810.42-4, F810.6-4。

    ⑤ 被引数据统计截止到20016年8月。

  • 表  1   国外会计教育研究综述性文献列表

    综述区间 文献 研究范围(期刊)
    1985之前 1. Rebele and Tiller (1986) 1.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2. Accounting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 Advanc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4. Glob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Education;
    5. 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6. The Accounting Educators’ Journal;
    (注:另有2本刊物仅在1997年之前的文献综述中被统计)
    1985—1991 2. Rebele, Stout, and Hassell (1991)
    1991—1997 3. Rebele et al. (1998a)
    4. Rebele et al. (1998b)
    1997—1999 5. Apostolou, Watson, Hassell & Webber (2001)
    2000—2002 6. Watson, Apostolou, Hassell & Webber (2003)
    2003—2005 7. Watson, Apostolou, Hassell & Webber (2007)
    2006—2009 8. Apostolou, Hassell, Rebele & Watson (2010)
    2010—2012 9. Apostolou, Dorminey, Hassell & Watson (2013)
    2013—2014 10. Apostolou, Dorminey, Hassell & Rebele (2015)
    2015 11. Apostolou, Dorminey, Hassell & Rebele (2016)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会计教育文献发表量排名前5的期刊

    核心期刊 篇数 被引次数 CSSCI期刊(含扩展版) 篇数 被引次数
    财会月刊 37 35 财务与会计 8 3
    财会通讯 30 13 山东社会科学 4 3
    教育与职业 19 15 中国大学教学 5 3
    中国成人教育 10 5 会计研究 3 28
    财务与会计 8 3 黑龙江高教研究 3 0
    合计 104 71 合计 23 37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15年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的主题

    主题 方向 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 案例、观察描述 小计
    会计教育改革 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2 1 3
    会计教育史及教育理念 2 2
    财会人才培养 19 11 30
    中外会计教育比较 1 2 3
    课程与教学 教学方法 2 3 5
    教学改革 11 2 13
    教学模式 18 5 23
    教学评价 2 3 5
    课程体系建设 5 2 7
    专业建设 5 2 7
    专业课教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1 1
    会计英语及财务分析 2 2
    财务管理 4 2 6
    财务会计 2 7 9
    成本与管理会计 1 4 2 7
    会计电算化 6 1 7
    内部控制及审计 3 3
    税务 3 1 4
    教育技术 慕课 1 1 2
    云端IRS系统 1 1
    学生 成建制班与教育需求 1 1 2
    道德认知 1 1 2
    课堂参与 1 1
    能力与素质 3 2 5
    职业资格考试分析 3 3
    教师 教学能力培养 1 1
    会计研究类型与取向 1 1
    合计 6 103 46 15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样本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 数量(篇) 分析方法 数量(篇)
    问卷调查 4 回归分析 2
    层次分析法 1
    内部数据及公开资源 1 相关性分析 1
    限定问题检验法 1
    准实验研究 1 灰色关联分析法 1
    总计 6 总计 6
    下载: 导出CSV
  • [1] 刘慧凤, 姜苏娱.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评述——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 2015(6):80-86, 97. doi: 10.3969/j.issn.1003-2886.2015.06.011
    [2] 方拥军.我国会计教育问题研究的轨迹与展望——近十年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4):87, 104-107.
    [3] 黄享苟.近五年来中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2):54-57. doi: 10.3969/j.issn.1671-8178.2006.02.016
    [4] 盛明泉, 张多蕾. 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计教育研究述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4):17-24.
    [5]

    APOSTOLOU B, DORMINEY J W, HASSELL J M, REBLE J E. Accounting education literature review (2015)[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2016 (35):20-55.

    [6] 刘骏.服务经济与政策效应:百年中国会计学科的变迁——兼述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科的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 2015(9):68-75.
    [7] 董普, 成慧君, 庞一楠.中美会计专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以中美7所知名高校为例[J].财会月刊, 2015(3):120-123.
    [8] 沈小燕.中美比较视角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反思[J].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5(5):36-48.
    [9] 孔德兰, 李华, 张惠君, 等. "三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63-67.
    [10] 秦欣梅, 匡文婷, 朱微晔.高职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人才培养视角[J].职教论坛, 2015(35):59-62. doi: 10.3969/j.issn.1001-7518.2015.35.015
    [11] 李建玲."课、岗、证、赛"相融通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5(21):165-167.
    [12] 程燕, 陈世文. "校企共育—三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工商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5(8):40-43.
    [13] 王文华, 陈学平, 赵红梅, 等.谈管理型财会人才能力框架及培养模式[J].财会月刊, 2015(20):62-64.
    [14] 贾琰.会计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5(9):138-140.
    [15] 胡国强, 莫磊.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MPAcc人才培育项目"的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会计之友, 2015(18):122-125. doi: 10.3969/j.issn.1004-5937.2015.18.025
    [16] 程平, 黎明.基于协同创新的MPAcc培养模式改革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5(21):50-53. doi: 10.3969/j.issn.1003-286X.2015.21.023
    [17] 吴勋, 张彩彩.我国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 2015(31):66-69.
    [18] 王一舒, 王卫星.浅析以品牌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认证[J].财务与会计, 2015(24):59-60. doi: 10.3969/j.issn.1003-286X.2015.24.032
    [19] 张新民, 祝继高.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J].会计研究, 2015(8):80-85, 97. doi: 10.3969/j.issn.1003-2886.2015.08.011
    [20] 吴大新, 高山, 孙文刚.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挑战与应对[J].财务与会计, 2015(2):44-46.
    [21] 田翠香.多科性大学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J].财会通讯, 2015(19):65-68.
    [22] 李明娟.基于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的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10):170-172.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15.10.048
    [23] 刘翠华, 黄坚.对本科会计教学转型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5(9):154-156.
    [24] 梁泉生."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5(20):92-94. doi: 10.3969/j.issn.1004-3985.2015.20.032
    [25] 周华, 戴德明.探寻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之道——"会计学原论"系列论著的16年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5(10):86-91. doi: 10.3969/j.issn.1005-0450.2015.10.015
    [26] 刘文琦.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 2015(12):69-74.
    [27] 邢广陆, 官海滨, 韩澍, 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课程立体考核评价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9):57-61.
    [28] 李霞.会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月刊, 2015(6):125-128.
    [29] 刘红霞.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5(8):58-16. doi: 10.3969/j.issn.1005-0450.2015.08.013
    [30] 莫磊, 王秋霞.内部控制课程由"单维教学"向"双维教学"的转变[J].财会月刊, 2015(6):110-113.
    [31] 王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单元重要性评价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5(11):129-132.
    [32] 叶怡雄, 刘中华.开放、创新的用友ERP-U8实验设计[J].财会月刊, 2015(30):113-115.
    [33] 王乔, 李春根, 陈荣, 等. "中国税制"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5(2):62-65. doi: 10.3969/j.issn.1005-0450.2015.02.016
    [34] 薛清梅.课堂参与、学业表现和学习体验——基于会计硕士专业课程的实验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5):23-28.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15.05.006
    [35] 陈冬, 周琪, 唐建新. ACCA专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吗?——来自武汉大学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 2015(10):47-50.
    [36] 蔡桦, 曾繁英.中美财会专业学生伦理认知水平比较[J].财会通讯, 2015(28):117-120, 4.
    [37] 蔡海静.云端即时反馈系统在会计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 2015(6):116-119.
    [38] 刘晖.基于认知学徒制的高职会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8):71-73. doi: 10.3969/j.issn.1004-3985.2015.18.024
  • 期刊类型引用(1)

    1. 黄枝俏.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下的高职会计教育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4): 184-18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73
  • HTML全文浏览量:  612
  • PDF下载量:  23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10-30
  • 发布日期:  2017-01-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